澳门新浦新京网页

博物馆里的中国传统色 | 景泰蓝·山色回看净若蓝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19日 来源: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

景泰蓝.png

景泰蓝,本是指色如宝石蓝的珐琅釉色,后被用来指代“铜胎掐丝珐琅”工艺品。这是一种将陶瓷与金属铜相结合的特种金属工艺技术,在明朝景泰年间臻至巅峰,它不但是“燕京八绝”之一,更是我国的国粹。

澳门新浦新京网页人类博物馆珍藏的这件明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高8.8厘米,口径19.8厘米,是林惠祥先生于1956年10月在北京购入的。此碗直口,平底,弧腹微斜,通体以紫铜为胎,内外皆用细扁铜丝铆焊出繁复华丽的图案和花纹,在花纹内加填各种珐琅彩釉料,经高温成色,最后磨光成器。这件景泰蓝碗内外皆施蓝色珐琅釉,腹部以天蓝色为地,外壁饰红、黄、白三色缠枝莲纹,内壁饰狮滚绣球图,由两只太狮与一只少狮组成,碗口及碗心处以白色为地,口沿内外饰一圈花卉纹,碗心以龟背锦纹为饰。此器造型端庄大方,纹饰繁密华丽,做工细致精巧,寓意吉庆祥瑞。全器共用了蓝、白、红、黄、紫、青、绿、黑等十余色釉料,釉色饱满妍丽,可谓是明朝所做掐丝珐琅器中的上品。

景泰蓝源起于西域,据传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时,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的,最初被称作“大食窑器”或“佛郎嵌”。因其有着黄金、宝石般的尊贵华丽,又因其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几百年来一直由皇家垄断,民间难得一见,直到清朝末年,景泰蓝技艺才流入民间。在景泰蓝的制作工艺中,不但包含青铜、瓷器、珐琅等工艺,同时还采用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手段,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专业技术为一体,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因景泰蓝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风格和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2006年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澳门新浦新京网页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 文/孙雯 海报/马天怡)

【责任编辑:毛敏倩】
澳门新浦新京网页【科技】有限公司